RPA:AI落地的接盘侠(三)
转机发生在2015年前后,一个新变量登场,AI。
RPA,即“流程自动化机器人”的概念开始流行。
我们可以把过去的软件流程自动化工具想象成“一条线”,在处理财税、人力等有明确IT流程的业务时,这条线能串起各个场景、各个环节,自动替代人完成点鼠标、敲键盘等人机交互工作,以辅助、甚至完全替代人力。
但当时,能让这条线充分发挥能量的场景非常有限,必须满足两个条件:
1.有非常明确、固定的流程和步骤;这样程序才能根据既定规则自动完成任务;这也是为什么,目前使用RPA最多的业务环节,是流程明确的财税、人力领域。
2.该流程中不能涉及复杂任务,也不能涉及线上、线下的融合;这是因为过去的软件流程自动化工具主要是在模拟人对鼠标、键盘的操作,它无法处理线下世界的信息,也不能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等较复杂的对象;一旦场景中除人机交互外,还包括把纸质信息录入电子系统等打通线上线下的交互,或在单点环节涉及复杂任务,则“线”会断掉,无法实现整个流程的自动化。
AI的到来,刚好给这些限制条件松了绑,使RPA的场景格外广阔。
一是AI可以让RPA处理一些流程相对灵活的业务。
AI技术的特征之一,是令程序具有一定认知、学习、推理的能力,通过输出一些决策,让过去单一化、机械化的软件流程自动化技术变得更为灵活。
“如果说AI技术是机器人的大脑,那RPA就是机器人的四肢。”金智维创始人廖万里做了一个形象比喻。
二是语音识别、物体识别、图像识别、OCR(文字识别)等AI技术能处理更复杂的非结构对象,并连通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。这些AI技术就像单点环节的珍珠,自动化的线通过串起粒粒珍珠,能形成整体上价值更高的产品和解决方案。
以今年初,达观数据为上海政府提供的一个RPA系统为例,它解决了外籍人士工作许可申请中的各种信息录入和汇总问题。在RPA中结合OCR、NLP(自然语言理解)等技术,让以往需要工作人员对照纸质文件录入、核对的信息实现了自动录入,并能根据字段特征,自动填写到相应系统的相应位置。
使用这套新系统后,整个工作许可申请流程从以前的1个月缩短到了一周。
“在某些场景中,RPA能100%实现人类处理的效果,同时速度比人成倍提升,出错率还更低。”达观数据副总裁贾学锋告诉「甲子光年」。
技术质变,进一步导致需求量变。
解放人力,更好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价值,一直是现代企业的诉求。AI加持下的RPA,由于能适应更广泛的场景,快速点燃了市场热情。
据HFSResearch的研究数据,RPA的全球市场规模已从2016年的6.12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17.14亿美元,近3年的年增速均超过50%;预计到2022年,市场规模将达到43.08亿美元。
在国内,最早引入RPA的,也是作为需求方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。
2015年前后,普华永道、德勤、安永、毕马威开始在中国区使用RPA产品,率先应用在审计、财税等业务中。随后,四大也开始自己参与RPA业务,比如普华永道就与UiPath、Automation Anywhere、Blue Prism等知名RPA公司都有合作,为最终客户提供自动化规划、咨询、实施等服务。
多家RPA厂商都对「甲子光年」表示,从去年开始,客户需求和订单明显增加,有时都对接不过来。
UiPath中国代理商之一荣之联RPA负责人黄小明判断,未来,RPA还可以渗透到更多场景:“串起了AI等技术的RPA,它的应用场景可以从审计、人力、财务等扩展到各种边边角角的业务。”
从一个冷门赛道,到被客户和资本同时看好的香饽饽,十年蛰伏,一朝蝉鸣,乐观的的从业者相信,RPA的故事才刚刚开始。